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151节

  “二是承诺给兵士大捷之后的奖赏,以及答应给阵亡将士的抚恤,无论是钱、是绢,还是粮食,只要应承了,就一定要能发出,如若食言,待到真正需要三军用命的时候,再想要用此法鼓舞士气,已经无用了。”
  “随后是运输,远之,军器监这里打造的铠甲、弓箭等物,千里迢迢,运到陕西,已是一大笔钱。到了陕西之后,又需要征用民伕押运,送往鄜延路、秦凤路等地,每人每天支钱100文,米2升3,光这些开销,陕西一路承担起来已经颇为吃力。”
  “除此之外,才是各种武器、装备,所用材料和工匠投入的人力,这些都是钱。”
  种建中的脸上明明白白写着:我同意王大衙内的观点。
  明远一边听,一边思考。
  钱,或者说一国财政,是支持战争最重要的支柱。
  巧合的是,明远最不缺的就是钱,只不过他不能随随便便就把钱拿出来送给大宋官家做军费——那可是违规的。
  “按照彝叔所说的,”明远大着胆子提议,反正王雱和种建中都和他很熟,曾孝宽也不算陌生。
  “供给大军的粮秣、军饷、奖赏与抚恤,都是万万省不掉的。而如今已有‘军器监法’,正在设法降低兵器装备的成本。”
  明远最擅长的,就是排除法——
  “那我们就在运输之上想办法!”
  “军器监可以考虑在靠近用兵重地的安全地点设立‘小军器监’,或者是‘军器作坊分坊’,就地制作或是组装兵器。”
  这是人人都能想到的办法,但是要施行起来,却很费事,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可以见功的。
  王雱与曾孝宽等人相互看看,稍许有点失望。毕竟将明远请来,是希望他能给出一些独到的建议,而不是说些人人都知道的浅显道理。
  “但是我们现在可以做的,是由军器监的工匠们尝试研发一些便于运输核心构件,等送到地头了,再由当地军民将它们组装起来,成为完整的武器。”
  明远说到这里,种建中的眼神突然亮了——他终于从明远的言语里听出一些很有启发性的内容。
  “就以‘霹雳砲车’为例,其核心就是一件可以转动的横轴。军器监,这边,完全可以只生产能够灵活转动的横轴,甚至还可以加上用以调整角度和投石远近的刻度盘。”
  “等将这一组件运至战场附近了,再用当地木材安装上炮架,梢杆和拽索,便能就地使用了。”
  这是明远读过《武经总要》之后对大宋武备的了解。
  所谓“霹雳砲车”,其实就是投石机。
  投石机其实是一种,威力巨大且所费不巨的重型武器。它所用的弹药可以就地取材,只要当地有石头,无论是整块巨石,还是礌石滚木,甚至是无数细小的尖锐石子……都可以用作上阵对敌的武器。
  明远:就说嘛,投石机在罗马人的时代就已经在战场上广泛应用,堂堂中华怎么可能想不到。
  但是《武经总要》上记载的“霹雳砲车”,能够发石,却不能调整投石的远近和角度,因此不能“精准打击”,是一件威力很大但“不一定”能命中目标的武器。
  军器监也曾有匠人,试图为“霹雳砲车”增加瞄准系统。但是制成的砲车体型过于巨大,运往宋辽边境、宋夏边境,所费甚巨,收益却并不见明显增加。
  军器监工匠的尝试便就此放弃了。
  明远所提出的,就是身处内地的军器监,只管生产重要兵器的一件核心构件,运到战场附近再予以组装,将其打造成一件威力巨大的完整武器。
  种建中顿时大声赞好:“陕西各处道路艰难,‘防秋’与‘防春’时,如遇雨雪,运输更是困难。如果只是运输小小一件,那在陕西当地运起来也要更为容易。运到地头,还能因地制宜,安在各自不同的地方……”
  王雱与曾孝宽虽没太想明白,但既然种建中说好,明远这个主意便必定很有可取之处。
  按照明远的这个思路,尽力压低路上运输的难度与成本,倒也确实能节省一大笔开支。
  于是曾孝宽想了想,点点头,对种建中说:“如此甚好,彝叔就安排人手,按远之说的,先写一个‘项目报告’上来。”
  明远见自己的第一个提议就得到了重视,忍不住得意地笑了。他的笑容令他整个人看起来容光焕发,也令种建中赶忙别过脸,不敢久看,生怕自己看呆住。
  可是没人能听见明远心里的声音——
  “这只是开个头罢了。‘霹雳砲车’,迟早能变成‘霹雳炮车’的。”
  第137章 千万贯
  种建中有了以往的经验, 一份“企划”或者“报告”的生成对他来说完全没有难度。
  报告到了曾孝宽那里,或许是王雱事先向王安石打过招呼,又或许这是“军器监法”颁布以来, 军器监正式提交的第一份“可行性报告”,总之这份报告很快就由上峰首肯,并作为近期的重点项目展开。
  按照上面的意思, 这改进“霹雳砲车”的计划,最好能在四月初十, 庆贺官家赵顼生日的“同天节”之前完成。
  因此军器监这边时间紧、任务重, 种建中带同工匠们, 都一头扎在研发工作中。
  而明远作为一名军器监“顾问”, 他的行动却与军器监众人完全不同步。
  他分别送往洛阳和长安的两封信很快都有了回音。
  硝民那边的反应很热烈——毕竟明小郎君一直很照顾他们, 如今又在汴京帮他们找到了可以开拓的新市场,硝民们既兴奋又感激, 连忙派了最熟悉硝石特性的几个老硝民, 带同几个年轻力壮的儿郎,押着两车硝石,一起上汴京城来。
  然而长安城路途遥远, 洛阳吴家的人抵达汴京的时候, 硝民们才刚上路。
  与硝民相比,洛阳吴氏的反应很“冷淡”,他们没有派遣自家富有经验的长辈工匠到汴京来,相反, 他们派了一名三十多岁的汉子, 名叫吴坚的, 来汴京找到明远。
  明远听吴坚自报家门:洛阳吴氏的二房次子, 便知就里。
  “令族中, 怕是把你‘发配’到汴京城来的吧?”
  明远挂着他那招牌式的雍淡笑容,望着吴坚,口气里有点揶揄,也有点同情。
  洛阳吴氏是制作烟花的行业翘楚,吴氏出品的烟花,素有“千朵万朵压枝低”的美名,就是形容那烟花朵朵在天空盛放,栩栩如生,美轮美奂。
  然而洛阳吴氏对于京中军器监这个衙门的征召,却似乎并不看好,才会只是随便派出一个二房的小儿子,让他来这边敷衍敷衍,打探打探消息——如果真的能给吴家带来好处,吴氏长房自然就会派出更加有经验的家族成员。
  话句话说,被派到汴京城里的吴坚,就像是一枚探路的棋子,被丢了出去。
  吴坚听了明远的话似乎并不在意,相反,他很好脾气地向明远拱了拱手:“明郎君,小人倒是将这看成是一个机会的。但有用得着小人的地方,请尽管吩咐!”
  听这吴坚这么说,明远倒对他有几分另眼相看。
  这位二房次子,显然也不喜欢大家族中那种论资排辈,排挤和打压旁支的做法。但他将这次被当成是“棋子”而被丢出来的境遇看成了是一次机会。
  “很好,”明远对此感到很开心。
  “既然你是这样一个人,那么我就向你透个底,你在这里能成就的,会比你在洛阳吴家所能够达到的成就,要高上千倍万倍。”
  明远也不管吴坚信与不信,先给人画上一枚大饼再说。
  但与吴坚相关的“火器改进”项目,并不在“霹雳砲车”改进项目之中,所以明远自己承担了吴坚的大部分食宿和薪俸开销。
  这时1127来提醒了:“亲爱的宿主,您不能一味投入而不期望回报哟!比如说您在吴坚身上的投入,它没有给您带来对等的回报,不能算是‘等价交换’。再这样下去,您花在吴坚身上的钱不能算作您的‘计划内’花费,1127生怕……这会影响您整个花钱任务的完成进度。”
  也就是说,明远如果随意“馈赠”,或者“做慈善”,这部分钱钞就不能算作被明远花掉的“资金池”,将会大幅影响明远的花钱进度。如果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太长,还有可能导致明远被惩罚,被扣除“蝴蝶值”等等。
  明远顿时一笑:“1127,话不能这么说。请吴坚到汴京城来研制火器,明明是军器监的主意,他的费用,也全都是军器监承担的呀?”
  1127完全是一副老实孩子的模样,没绕过弯子:“那……那他在山阳镇住的院子,吃穿用度,他试验火器用的硝石和各种材料……”
  明远笑嘻嘻地对1127说道:“吴坚现在是什么身份?”
  1127傻乎乎地跟上:“是军器监的‘顾问’。”
  明远又问:“那我在军器监又是什么身份?”
  1127傻乎乎地回答:“也是军器监的‘顾问’!”
  明远顿时笑道:“那我俩岂不就是‘同事’?吴坚初来乍到汴京城,同事之间,彼此照应一下,有什么不可以的?”
  他这完全是强词夺理。
  1127却恍然大悟,接着说:“我明白了。这应该算在‘礼尚往来’的开支里——您和这位吴姓匠人,原来是同僚。”
  明远故意拖长声音:“那些即将从京兆府赶来的硝民呢?”
  1127非常上道地回应:“是朋友,出门在外,大家都是朋友!”
  此刻的1127并不像是提点明远之后被明远反驳回来,反倒像是受了明远提点一般,欢欢喜喜地去了。
  经过上元夜的那一次交心,明远完全可以确定:1127一定是站在自己这边的,因此这个“金牌系统”会在试验方那里想方设法帮自己说话,各种“狡辩”,论证明远现在的这些花销都是“正常”花销,或者是“礼尚往来”的开支。
  但明远很清楚这不能持久。
  以前他想要花钱,只要成功建立起自己的产业,投资投出去就行了。
  但现在的问题是涉及军器监,他投资什么产业都行,但就是不能投资军器监——赵顼万万不会让他这么做的。
  所以,要尽快有所成就,尽快让宋人能够亲眼见证真正的“火器”那无穷的威力,从而主动投入到热~兵~器的开发中。
  到时他就只要从旁指点,就轻松得多了。
  *
  霹雳砲车的研发进行得非常顺利。
  很快,军器监的工匠们就制作出了一组“核心组件”,看上去像是两枚叠放在一起的铜管,用铜环固定。
  铜管中空,上面一枚装有活扣,可以打开,将与铜管粗细一致的木柱扣进去。
  下面一枚铜管则是固定整座霹雳砲车用的,只要将其安装在足够稳的支架上,就可以充当霹雳砲车。
  因此,这件军械并不是固定的,而是可以随时拆下来,改换地点使用。
  也可以因地制宜,需要安在城楼上就安在城楼上,需要安在可以移动的车驾上就安在车上,高度、底盘重量、梢臂长短,全都可以由使用者自行调整。
  最关键的是,在这霹雳砲车的核心组件上,安装了两个刻度盘,一个控制梢臂的转向角度,另一个控制梢臂掷出时的仰角——后者决定了从抛出去的石砲可以飞多远。
  这两个参数一旦精确配合,这霹雳砲车基本上就可以在射程范围内“指哪儿打哪儿”了。
  种建中带着工匠研发出这么一套东西,找明远和贺铸一起来商议过,决定去南御苑的演武场“演习”,尝试一下,顺便看看能不能培养出几个善于操作霹雳砲车的将校出来。
  几天之后,这消息就传到了官家赵顼耳中。
  却不是通过王安石之口。
  这次到官家传话的,是一直跟王安石对着干的枢密使文彦博。
  然而这位老臣却直接了当将他“听说”的南御苑将校对新式“霹雳砲车”的评价,告诉了官家赵顼。
  “军中将校,听闻介甫相公力推‘军器监法’,无不雀跃。岂料却听说只是改了一个‘霹雳砲车’,都觉有些失望。”
  赵顼不明就里,连忙问:“为何?”
  “‘霹雳砲车’自古有之,曹操与袁绍战于官渡,这霹雳砲车便有之,曹操用之掷石,欲毁袁绍营垒……”
  曹操……那已经是七八百年前的人物了。
  “因此禁军中将校听闻,多数只觉军器监只是在将旧有兵器取出来翻新,却以此为名目,空耗国帑……实不知此举有何必要,这‘军器监法’,又有何必要……”
  文彦博对新法一直持反对意见,这次却并不是直接抨击,而是婉转地“转述”普通将校的意见。
  赵顼便将这话听进去了。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