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6章 语文教育的危机

  在于海兰抽出时间去查刀藏锋的资料时,全国各个学校的老师,都被这本叫《新生》的杂志惊到了。
  整个《杂志》所有的文章,似乎都在向语文教育发起挑战。
  众所周知,老师们教学生写作文,几乎都是有模板的,照着那个模板的格式去写,不跑题,基本都能拿高分。不管作文写的好还是坏,都像一个模子出来的。
  《新生》里那篇写应试教育问题的,就是在大谈学生作文束缚了孩子们的思想。
  然后其他人写的文章,也无一例外都在表达着这种态度。
  更有“新概念作文大赛”,提倡学生们写“新思维,新表达,真体验”的文章。
  “作文要都这么写,学生不都得变成愤青?”
  “十万块奖金?这是什么意思?文学是钱能衡量的吗?肤浅!”
  “还卖出一本杂志就捐一块钱,打着公益的名头来骗人买杂志,真不要脸!”
  ……
  很多老师都在僵化保守的语文教育里纵横了多年,现在有人冒出来说他们是旧观念、旧规范,自然不爽。刀藏锋是谁?《新生》杂志是个什么东西?先骂了再说。
  这些老师年龄都偏大,很少接触新事物,从学生那没收了杂志后,随便看了几篇文章,心里就着了火,有些气量小的,还直接把书给撕了。
  只有一些年轻的老师,觉得《新生》敢说敢写,足够创新,和现在的时代具有很强的相容性。
  于是教师群体就分成了两派,年纪大一点的,觉得这个杂志对学生的影响太大,会让他们以后写作文自由散漫,乱写乱说。大赛的高额奖金,更是把文学变得十分功利性,让人的创作目的不再纯正。
  然后另一派年轻老师,则是觉得打破僵化保守的传统文学,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,提升创造力,写出真情实感。大赛的奖金可以解决很多人家里的经济压力,和名家交流的机会更是难得。
  对于杂志的公益项目,年轻老师们更是身体力行,在课堂上把杂志拿出来,给学生们讲述着张贵美的事迹,还要求他们根据这个事迹,写下感想。
  还有一些老师,从杂志里挑出一篇文章,给学生们朗读,然后让他们发言说出自己的理解……
  《新生》杂志就这样在老师们的争论中,在校园里刮起了风暴。
  而除了这些老师外,还有另一个群体,就是关注着刀藏锋一举一动的社会人士。
  《新生》尽管没有在微博上宣传,但在全国大卖后,他们当然会知道刀藏锋又鼓捣了一本杂志出来,便纷纷购买阅读。
  这帮人都是比较了解刀藏锋的,他们从灵阅中文网出现开始,就一直盯着李越。最让他们质疑的,就是李越的年龄。不管有多少证据摆在那,他们都不信李越只有十九岁。因为李越搞的事情实在太多了。
  现在他们看到《杯中窥人》,第一名反应就是代笔!
  “这文章的手法和风格,哪像一个年轻人能写的?”
  “十九岁能写出这种文章,其实也挺正常,但这个刀藏锋,还做微博,唯品汇……这没人代笔你信?”
  “我估计吧,刀藏锋是怕这个杂志卖不出去,才找人代笔写了个《杯中窥人》。捐钱做公益,也是为了让天真的学生们多买几本。”
  当然,肯定也有人支持。
  “这么多人喷,嫉妒?刀大的能力是你们能质疑的?”
  “这帮人的键盘一个比一个大,打起字来不累吗?《杯中窥人》虽然思想非常深刻,但是能看出来文笔还是有许多稚嫩的地方,十九岁能写出来很奇怪?”
  “别说了,我承认刀哥代笔了,你们代笔的,你们是代笔,代笔,代笔(第一声)!”
  各种争论,出现在校园和网络,樊山知道后,尽管李越给他打了预防针,但他还是觉得波涛汹涌。
  他不知道李越在听到这些声音后,还能否保持淡定?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